21年统计从业考试真题及答案6节

21年统计从业考试真题及答案6节 第1节
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原始资料是指( )。
A.经过加工整理的资料
B.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
C.统计年鉴上发布的资料
D.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后取得的预测数据
如果工业企业所属的车队是独立核算企业,其消费的成本油应统计为交通运输业企业消费()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按照《统计法》第十三条的规定,统汁调查项目的管理机关应当审核该统计调查项目的( )。
A.合法性
B.必要
C.可行性
D.科学
《统计法》第十三条对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程序作了原则规定:“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机关应当对调查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进行审查,对符合法定条件的。作出予以批准的书面决定,并公布;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作出不予批准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该规定从四个方面对审批程序作出规定。一是对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内容作出规定:统计调查项目审批机关应当对调查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进行审查。二是对审查结果作出规定:对经审查符合法定条件的统计调查项目,作出予以批准的书面决定;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统计调查项目,作出不予批准的书面决定。三是明确要求应依法公开统计调查项目审批结果。四是对不予批准的统计调查项目,审批机关应当向申请机关以书面形式说明不予批准的理由。
统计调查证件的种类有( )。
A.统计调查证
B.临时统计调查证
C.工作证
D.普查员证和普查指导员证
E.统计从业资格证
统计信息社会共享,是指统计调查者收集到的统计资料都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充分发挥统计信息的作用。(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该地区总产出为( )万元。
A.3074
B.1330
C.1562
D.3306
解析:第三产业的总产出=增加值+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中间投入:(900+268+480×20%+480)+232=1976(万元),总产出=第一产业总产出+第二产业总产出+第三产业总产出=450+880+1976=3306(万元)。
该地区工业增加值率为( )。
A.28.6%
B.40%
C.41.7%
D.71.4%
21年统计从业考试真题及答案6节 第2节
部门统计调查制度是由( )负责管理和协调。
A.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
C.国务院各部门
D.各部门统计机构
解析: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统一管理和协调国家统计调查制度、部门统计调查制度和地方统计调查制度。其中国家统计局负责管理和协调国家统计调查制度和部门统计调查制度;县及县以上地方各级政府统计局设立专门机构或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和协调同级地方各类统计调查制度。
(材料)某公司于2014年初建,注册资本金为100万元,而实际投入资本为30万元。经营一年后,2015年该公司按国家规定从利润中提取资本公积金5万元,并有未分配利润6万元。 请根据所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企业所有者权益等于( )
A.资产—负债
B.实收资本—负债合计
C.实收资本+未分配利润
D.资产—流动负债
对某校学生先按年级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性别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 )。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再分组
D.平行分组
解析:复合分组是指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的分组方式;简单分组是将总体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将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独立的简单分组,就形成平行分组体系。对学生先按年级分组,在分组的基础上又按性别分组是复合分组的方法。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一般采用( )。
A.产品法
B.生产法
C.收入法
D.支出法
统计的认识过程是:
A、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
B、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
C、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合
D、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合
在我国统计中,能源总量的计量单位有( )。
A.实物量单位和价值量单位
B.标准实物量单位和价值量单位
C.实物量单位和标准实物量单位
D.实物量单位
统计报告中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包括( )。
A.数据的采集方法
B.数据的整理方法
C.数据的分析方法
D.数据的推算方法
E.数据的预测方法
21年统计从业考试真题及答案6节 第3节
下列各项正确的一项是( )。
A.统计人员只要自己不弄虚作假,对下级报来的统计资料原原本本进行汇总,并将汇总统计资料报送上级,就可以不对该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B.统计人员对领导人强令或者授意篡改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的行为,不能拒绝、抵制,但应当向上级统计部门报告
C.统计人员对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负有保密义务
D.统计人员在入户调查时必须出示工作证件,在其他统计调查中可以不出示工作证件
总体单位总量指标不能转变为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统计报表制度具有( )。
A.权威性
B.灵活性
C.导向性
D.法规约束性
E.具体性
本题目所考核的知识点为“统计报表制度的定义”,《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2012版)》的第132页对此知识点有详细阐述。统计报表制度是政府综合统计部门对同级政府各有关部门、上级统计部门对下级统计部门关于统计调查工作的综合要求,具有权威性和法规约束性。
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是( )。
A.灵活程度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作用不同
D.抽取样本的方式不同
商务部拟对大型家电卖场设立销售情况统计调查项目,审批机关是( )。
A.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
C.国家发改委
D.无需审批
统计行政处分适用的对象是( )。
A.企业事业组织
B.国家工作人员
C.个体工商户
D.企业中的统计人员
解析:行政处分的适用对象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国家机关、企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工作人员。
时点数列的特点主要有( )。
A.每个指标数值不能相加
B.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
C.每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
D.每个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不断的登记而取得的
E.每个指标数值是通过每隔一定时期登记一次取得的
解析:时点数列是指时间数列中所包含的总量指标都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瞬间上所达到的水平时的总量指标时间数列。时点数列的主要特点有:①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不能相加;②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③数列中的每个指标数值,通常是通过每隔一定时期登记一次取得。
21年统计从业考试真题及答案6节 第4节
下列应该用几何平均法计算的有( )。
A.生产同种产品的三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
B.平均发展速度
C.前后工序的三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
D.平均劳动生产率
E.以复利支付利息的年平均利率
解析:几何平均数的计算是n个变量值的连乘积的n次方根。其计算公式为:几何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大多用于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前后工序的三个车间、以复利支付利息都是变量值连乘的关系,计算平均数时应使用几何平均法。
下列关于增加值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增加值是追加到中间投入的价值
B.增加值可以采用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
C.生产法增加值等于总产出加中间投入
D.生产法增加值一般采用“产品法”进行计算
解析:c项,生产法增加值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问投入;D项,增加值不能采用“产品法”进行计算,而农林牧渔业总产出一般采用“产品法”计算。
现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分为周期性普查制度和( )。
A.定期性普查制度
B.经常性调查制度
C.非经常性调查制度
D.随机性调查制度
E.长期性普查制度
有决定权的机关对涉案责任人可以作出的行政处分有( )。
A.记过
B.免职
C.调离原工作岗位
D.罚款
统计人员应当对其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 )。
A.真实性负责
B.一致性负责
C.准确性负责
D.完整性负责
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对其负责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一致性负责。统计是一门严谨的科学。统计人员应当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在统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坚持以统计调查对象的真实情况和资料为依据。要爱岗敬业,以严格的职业道德标准要求自己,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坚持原则,坚决抵制弄虚作假等统计违法行为,切实保证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对此,《统计法》明确统计工作中的相关责任人员,统计人员应当对其负责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一致性负责。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为单价在( )以上,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的设备和物品。
A.2000元
B.1000元
C.500元
D.200元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行业分类标准划分的门类数为( )。
A.10
B.20
C.56
D.96
21年统计从业考试真题及答案6节 第5节
职工人数是时点指标,人均工资是时期指标。(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反映同一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对比关系的是( )。
A.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动态相对指标
D.比例相对指标
解析: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是指某一段时期内同一总体的实际数和计划数对比的相对数,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比较相对指标是指将不同空间条件下的同类事物进行的对比;比例相对指标是指反映总体中各组成部分之间数量联系程度和比例关系的综合指标,它是总体内部各不同部分的数值进行对比的比值。
《统计法》规定的统计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
A.警告、罚款
B.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C.责令停产停业
D.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
《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有七种: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统计法》规定的统计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和罚款。警告属申诫罚,是指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法律规范行为的谴责和警示,其目的是通过对违法行为人一种精神上的惩戒,以申明其有违法行为,并使其以后不再违法,否则就要受到更严厉的处罚。罚款属于财产罚,是指行政机关强迫违法行为人缴纳一定数额的货币,从而依法损害或者剥夺行为人某些财产权的一种处罚。罚款就是依法对行为人财产权的剥夺,不管行为人是否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利,只要违反了法律、法规,危害了行政管理秩序,就可以依法予以罚款。
下列何种行为属于统计违法行为的范畴?( )
A.伪造统计资料
B.迟报统计资料
C.拒报统计资料
D.篡改统计资料
E.自行修改统计资料
同度量因素时期选择的一般原则是: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时期固定在报告期,质量指标综夸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时期固定在基期。(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基本单位统计中填报执行会计标准类别时,实行企业化管理且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应选填( ) 。
A.企业会计制度
B.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C.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D.其他
对某校学生分别按年级和年龄分组,由此形成的分组体系是( )。
A.平行分组体系
B.复合分组体系
C.二者兼而有之
D.二者都不是
21年统计从业考试真题及答案6节 第6节
统计违法行为必须是行为人故意违反统计法律、法规的行为。(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从业人员增减变动与期末人数的关系是:上期末人数一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本期末人数。 ( )
A.正确
B.错误
解析:从业人员增减变动与期末人数的关系是:上期末人数+本期增加人数一本期减少人数=本期末人数。
能源消费量是指能源使用单位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费的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的数量。( )
A.正确
B.错误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 题。 甲单位上报统计报表A的期限为6月30日。6月28日,县统计局打来电话,提醒其按时填报。此后,该单位统计人员疏忽,未竣时上报。7月2日,县统计局向该单位送达《统计报表催报单》,要求其7月5日前上报。该单位仍未按期上报。7月6日,县统计局到该单位进行执法检查,发现其上报的统计报表B数据与实际情况不一致。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单位存在的统计违法行为有( )。
A.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
B.拒绝提供统计资料
C.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
D.提供不完整统计资料
甲单位被催报后未按期上报统计报表A的行为符合A项;上报统计报表B数据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行为符合C项。
总体的基本特征有( )。
A.同质性
B.大量性
C.差异性
D.相对性
E.绝对性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是( )。
A.国家统计数据
B.行业统计数据
C.民间统计数据
D.区域统计数据
《统计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公布统计资料。国家统计数据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国家统计局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的统计工作,组织实施国家统计调查,并在统计业务上对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统计工作进行指导,在统计工作中具有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力了维护国家统计数据的公信力和权威,避免引起社会公众的误解,统计法规定,国家统计数据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如果各地方、各部门公布的数据涉及国家统计数据的有关指标且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不一致的,应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为准。
下列活动中,( )不属于固定资产投资活动。
A.更新改建
B.扩建
C.新建
D.大修理

上一篇:2021统计从业每日一练9节
下一篇:2021统计从业考试试题题库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