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统计从业试题5卷

21年统计从业试题5卷 第1卷
通过调查鞍钢、武钢等几个大钢铁基地,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这种调查方式是(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库存额
B、总收入
C、平均收入
D、人均收入
即表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又反映企业最终财务成果的是()
A.营业利润
B.利润总额
C.净利润
D.营业税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 )。
A.260
B.215
C.230
D.285
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是指统计数据要能够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客观实际情况,既不存在趋势性的技术差错,也不存在故意提供虚假数字的现象。(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该项调查的调查表右上角应当标明的法定标识不包括( )。
A.表号、制定机关
B.批准或者备案文号
C.组织实施机关
D.有效期限
《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调查表应当标明表号、制定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文号、有效期限等标志。对未标明前款规定的标志或者超过有效期限的统计调查表,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填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应当依法责令停止有关统计调查活动。
属于统计行政法规。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
C.《全国经济普查条例》
D.《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
E.《统计执法检查规定》
统计行政处罚中,罚款可以适用于( )。
A.企业事业组织
B.社会团体
C.个人
D.个体工商户
E.国家机关
21年统计从业试题5卷 第2卷
《统计资料保密办法》规定,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分为( )。
A.绝密级
B.机密级
C.秘密级
D.保密级
E.一般秘密级
解析: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及有关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绝密级,是指国家的核心秘密,一旦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级,是指国家的重要秘密,一旦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较大的损害;秘密级,是指国家的一般秘密,一旦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一般的损害。
若将某地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
下列关于乡镇政府统计人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只能是专职人员
B.主要职责是开展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
C.需要完成上级政府和本级政府布置的统计调查任务
D.需要提供统计资料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其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则审批单位是( )。
A.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
C.国家统计局或者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政府有关部门
是统计人员的基本职责,也是统计职业道德追求的最终目标。
A.忠诚统计
B.实事求是
C.优质服务
D.严守秘密
通报是《统计法》规定的( )。
A.行政法律责任形式
B.民事法律责任形式
C.刑事法律责任形式
D.行政处罚责任形式
通报是《统计法》规定的一种行政法律责任形式,具有如下特征:一是由人民政府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依法行使,二是通报适用的对象比较广泛,既包括有统计违法行为的地方八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或有关部门,又包括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还包括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
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计算公式为: (某种产品的数量×该种产品的单价)。(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某企业有职工1000人,职工年工资总额为2846.4万元,要研究该地区40个企业的状况,则( )。
A.1000人为总体单位总量、2846.4万元为总体标志总量、40个企业为总体单位总量
B.1000人为总体标志总量、2846.4万元为总体标志总量、40个企业为总体标志总量
C.1000人为总体标志总量、2846.4万元为总体单位总量、40个企业为总体单位总量
D.1000人为总体标志总量、2846.4万元为总体标志总量、40个企业为总体单位总量
21年统计从业试题5卷 第3卷
统计违法行为是行为人在统计活动中违反了( )。
A.统计法
B.统计调查制度
C.统计职业道德
D.统计工作流程
E.统计科学体系
统计违法行为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统计活动中违反统计法和统计调查制度的规定,对统计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形成侵害的行为。
调查对象是指( )。
A.所要调查的总体
B.进行调查的标志承担者
C.提供调查资料的单位
D.组成统计总体的基本单位
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这几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
A.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独立存在
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
解析:E项,标志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其中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现。
加权算术平均指数是反映平均指标变动程度的相对数。 ( )
A.正确
B.错误
解析:平均指数是以个体指数为基础,通过对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计算的总指数,反映复杂总体的变动方向和程度。
地方性统计法规不得相抵触于( )。
A.统计法律
B.统计行政法规
C.统计行政规章
D.部门规章
E.规范性文件
下列项目,属于流动负债的有( )。
A.应付债券
B.应付股利
C.应交税费
D.短期借款
E.应付职工薪酬
解析:流动负债是指企业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其他流动负债等。A项为长期负债。
在我国统计中,能源总量的计量单位有( )。
A.实物量单位和价值量单位
B.标准实物量单位和价值量单位
C.实物量单位和标准实物量单位
D.实物量单位
利用调和平均数计算甲农贸市场农产品平均价格为( )。
A.1.325
B.1.367
C.1.375
D.1.465
解析:甲农贸市场的平均价格为:
21年统计从业试题5卷 第4卷
调查时间是( )。
A.调查工作开始的时间
B.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C.调查工作起止的时间
D.调查工作结束的时间
本题目所考核的知识点为“调查时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2013版)》的第二章对此知识点有详细阐述。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如果所要调查的是时期现象,就要明确规定登记从何时起到何时止的资料。如果所要调查的是时点现象,就要明确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
长期职工的用工期限为( )。
A.1年(含1年)以上
B.6个月以上
C.3个月以上
D.1个月以上
解析:长期职工是指用工期限在一年以上(含一年)的职工,包括原固定职工、合同制职工、长期临时工,以及原国有单位使用的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的人员和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原计划外用工。
统计分组是根据研究的任务和对象的特点,按照某种分组标志将统计总体分为若干组成部分。(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A.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B.国务院设立国家统计局,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统计工作
C.国家统计局派出调查队,承担国家统计局布置的各项调查任务,依法独立开展统计调查,独立上报统计资料
D.县级人民政府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置统计机构或者配备统计人员
E.企业事业组织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置统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
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乡、镇人民政府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依法管理、开展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
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采取的基础方式是( )。
A.经常性抽样调查
B.统计报表
C.周期性普查
D.典型调查
《统计法》第十六条第一款对我国实行的主要统计调查方法作出了具体规定:“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哥查等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
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
A.生猪出栏数
B.人口数
C.进出口总额
D.股票价格
E.人口增长率
解析:A、B项的数值均离散,属于离散变量;c、D、E项的数值均连续,属于连续变量。
平均指数是总指数的另一种计算形式,其计算基础是( )。
A.综合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
C.个体指数
D.质量指标指数
解析:平均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另一种形式,它是在个体指数的基础上编制总指数的一种方法,即先计算出个体指数,然后对其进行加权平均计算总指数,以测定总体现象的平均变动程度。
质量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总体规模的大小直接相关,总体规模越大,质量指标数值就越大。(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21年统计从业试题5卷 第5卷
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由1一8位代码组成,县以下区划代码由9—12位代码组成,按照国家标准《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10114—1988)和国家统计局制订的村级代码编制规则编制。(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属于同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有( )
A.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动态相对指标
D.结构相对指标
E.强度相对指标
某市统计局联合市乡镇企业局对某工厂的统计违法行为作出处罚决定,该工厂不服,申请复议时,应由( )负责管辖。
A.该市统计局
B.该市乡镇企业局
C.该市人民政府
D.国家统计局
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其中,对国家统计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派出的调查机构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向国家统计局申请行政复议;对国家统计局派出的其他调查机构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向国家统计局在该派出机构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派出的调查机构申请行政复议。”
若了解下列情况,适宜于进行不连续调查的是( )。
A.工厂的产品生产
B.原材料的投入
C.人口的出生
D.生产设备拥有量
E.耕地面积
解析:不连续调查是指间隔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通常是一年以上)所作的调查,一般是为了对总体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状态进行研究。D、E项的数值在短期内变化不大,不需要连续登记,通常是隔一段时间登记其某时刻或某一天的数量,即不连续调查。
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承办机关是( )。
A.国家统计局
B.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地市级统计局
D.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第五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本行政区域内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的承办机关。”
企业统计人员张某因疏忽大意,致使上报给统计机关的企业产值高于企业实际数据,其行为属于()。
A.工作失误但不构成违法
B.统计犯罪
C.伪造统计资料
D.虚报统计资料
统计分组是根据研究的任务和对象的特点,按照某种分组标志将统计总体分为若干组成部分。(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统计调查有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之分,它们划分的标志是( )。
A.是否进行登记、计量
B.是否按期填写调查表
C.是否制定调查方案
D.是否对所有组成总体的单位进行逐一调查

上一篇:2021统计从业经典例题5章
下一篇:2021统计从业预测试题9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