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统计从业考试题免费下载7节
2021统计从业考试题免费下载7节 第1节
对属于私人、家庭的单项统计资料,非经( ),不得泄露。
A.本人同意
B.统计部门审批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
D.调查者同意
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统计调查巾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某市统计局在年度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因统计人员的工作失误,某企业报送的上一年度的生产总值多报了170万元,因此认定该企业的这种行为是统计违法行为,对该企业给予了警告的处罚,对该企业的统计员给予了罚款的处罚。
请问,①该企业的行为具体属于什么统计违法行为?为什么?②对该企业及其统计员的处罚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①该企业报送的上一年度的生产总值中多报170万元的行为属于虚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虚报统计资料是指高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不论行为人在主观上是故意还是过失。②对该企业的处罚是正确的,但对该企业统计员给予的处罚是不正确的。因为,根据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对有虚报统计资料违法行为的企业,可以给予警告的行政处罚,但对于有直接责任的统计员,则不能给予行政处罚。也就是说,企业是统计行政处罚中被处罚的主体,而统计员不是。
报送统计资料的组织形式有( )
A.邮寄报送
B.电活报送
C.计算机远程传输
D.使用磁介质报送
E.网上直报
调查项目通常以表的形式表示,称作调查表,一般可分为( )。
A.单一表和复合表
B.单一表和一览表
C.简单表和复合表
D.简单表和一览表
解析:调查表的形式分单一表和一览表两种。单一表每张只登记一个调查单位的资料,它的优点是可以容纳较多的调查内容,而且便于分类和整理;一览表则一张表上可以登记许多调查单位的资料,它的优点是便于汇总,但调查内容不能过多。
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 )。
A.样本单位数目
B.总体标志变动程度
C.样本指标大小
D.抽样方法
E.抽样组织方式
解析: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①样本单位数目。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数目越多,抽样误差越少;抽样数目越少,抽样误差越大;②总体标志变动程度。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体标志变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越大;总体变异程度越小,抽样误差越小;③抽样方法。一般讲,不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要小于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④抽样组织方式。一般讲分层抽样的抽样误差较小,而整群抽样的抽样误差较大。
下列各项正确的一项是( )。
A.统计人员可以不对统计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B.统计人员可以自行评估、修改所收集的基层统计数据
C.统计人员对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D.统计人员在入户调查时必须出示工作证件,在其他统计调查中可以不出示工作证件
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统计执法检查中,被处罚单位在收到处罚决定书后,既不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挺起诉讼,又拒不执行处罚决定的,查处机关可以( ),
A.强制执行
B.依法提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C.起诉
D.与相对人协商解决
从业人员统计的原则是( )。
A.谁录用谁统计
B.谁保管档案谁统计
C.谁管理谁统计
D.谁支付劳动报酬谁统计
解析:从业人员是指从事一定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其统计原则是“谁支付劳动报酬谁统计”,避免从业人员统计的重复和遗漏。
2021统计从业考试题免费下载7节 第2节
国家统计制度在指标体系和分类编码方面具有标准化、规范化和通用化的特点。( )
A.正确
B.错误
根据《统计法》规定,下列属于统计调查对象的有( )。
A.国家机关
B.涉外调查机构
C.企业事业单位
D.个体工商户
E.个人
回归分析具有哪些特点?
国家统计数据以( )公布的数据为准。
A.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
C.最先公布的部门
D.主管部门
解析:由于统计数据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应该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为了保障统计数据的权威性,避免统计数据的多头无序发布,造成混乱,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国家统计数据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
非秘密的统计资料,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主管部门要通过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的( ),及时对外发表。
A.统计公报
B.统计年鉴
C.统计分析报告
D.统计月报
E.其他方式
解析: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保密管理办法》的规定:非秘密的统计资料,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主管部门要通过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的统计公报、统计年鉴、统计月报和其他方式,及时对外发表。
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
A.全面调查
B.专门调查
C.非全面调查
D.经常性调查
E.统计报表
批发零售业总产出,通常称为( )。
A.商品销售总额
B.商品零售总额
C.商品销售利润
D.毛利
该企业这位统计人员欲申请统计从业资格,首先必须通过的考试科 目是( )。
A.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B.统计法基础知识
C.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统计法基础知识
D.统计学原理
《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规定.国家实行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制度,考试科目为:统计基础知识和统计实务、统计法基础知识。同时已具备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会计与统计核算、统计实争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统计学类、经济学类、T_-商管理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或学位)的人员,可免于参加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科目的考试,但应参加统计法基础知识科目的考试。
2021统计从业考试题免费下载7节 第3节
统计从业资格证书丢失或损坏的,取得统计从业资格的人员可持有效证明,向原承办机关提出补发统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申请。原办证机关进行审查后,报原发证机关依法予以补发。(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统计从业资格证书遗失或损坏的,取得统计从业资格的人员可持有效证明,向原承办机关提出补发统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申请。原承办机关进行审查后,报原发证机关依法予以补发。
平均实际工资是指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平均的实际工资。(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下列调查项目中,调查对象可以拒绝接受的是( )
A.经济普查
B.某公司发起的日常支出项目调查
C.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成本费用调查
D.人口普查
现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分为( )。
A.周期性普查制度
B.临时性调查制度
C.经常性调查制度
D.一次性调查制度
E.非经常性调查制度
统计监督检查( )。
A.是一种行政执法活动
B.是由国家依法授权的机关进行的
C.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和国家强制性
D.可以由执法人员随时进行
E.被检查对象可以拒绝
根据《统计法》、《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统计监督检查是一种行政执法活动,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和国家强制性,要由依法授权的机关,按照一定的制度和计划进行,被检查对象须接受检查,不得拒绝。
根据《统计法》的规定,下列依法具有统计监督检查权的机关有(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监察机关
B.国家统计局
C.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
D.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E.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派出的调查队
统计监督检查是指对《统计法》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也可简称为统计监督检查。监督的含义就是监察、督促和检查。具体来说,统计监督检查就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监察机关、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依照法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贯彻执行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的情况进行的监察、督促和检查,以及对统计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等各种活动的总称。统计监督检查是使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是实现依法统计、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
伪造、篡改统计资料违法行为的主体是( )。
A.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及其统计人员
D.统计调查对象中的个人
在我国,政府统计调查具有强制性,统计调查对象对依法批准的统计报表有义务填报。(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2021统计从业考试题免费下载7节 第4节
计算第一产业总产出一般采用( )。
A.工厂法
B.成本法
C.产品法
D.要素收入法
解析: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其总产出一般采用“产品法”进行计算;即将每种产品都按产品产量乘以相应的单价求得每种农产品的产出,然后将各种产品的产出相加求得。
)该市加 2010 ~2016 年期间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为( )。
A.A
B.B
C.C
D.D
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者是( )。
A.国家统计局
B.国务院有关部门
C.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有关部门
D.国家统计局,或者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有关部门
总指数的计算与编制方法的不同,一般将其划分成( )。
A.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
C.动态指数与静态指数
D.定基指数与环比指数
解析:统计指数按总指数的计算与编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①综合指数,是通过两个综合后的总量对比计算的总指数;②平均指数,是对个体指数加以平均计算的总指数。
统计调查根据()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根据()否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总体的基本特征有( )。
A.同质性
B.大量性
C.差异性
D.相对性
E.绝对性
控制统计调查误差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控制登记误差和控制代表性误差。(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本题目所考核的知识点为“登记误差的控制”和“代表性误差的控制”,《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2013版)》的第二章对此知识点有详细阐述。统计调查误差是指调查所得的统计数据与调查总体真值的差别,分为登记误差和代表性误差。因此,控制统计调查误差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控制登记误差和控制代表性误差。
各个变量值与它们的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等于最小值。( )
2021统计从业考试题免费下载7节 第5节
某单位的统计员张某向市统计局报送某经济作物的年产量时,多报了500万元。市统计局在审核年报资料时发现了这一情况,遂认定其行为构成虚报统计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市统计局可以作出( )的处罚。
A.对该公司予以通报批评
B.对统计员王某给予罚款
C.对该公司给予罚款
D.对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给予罚款
E.对该公司予以警告
统计指数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
A.研究现象的长期变动趋势
B.对经济现象进行综合评价和测定
C.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程度
D.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
E.分析经济发展变化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解析:统计指数的作用:①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②分析经济发展变化由各种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③研究现象的长期变动趋势;④对经济现象进行综合评价和测定。
统计报告的突出特点就是用统计数据说话,围绕统计数据来分析研究问题,从数据中发现问题,从数据中分析问题,从数据的变化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本题目所考核的知识点为“统计报告的特点”,《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2012版)》的第119页对此知识点有详细阐述。统计报告具有四个特点:科学性、实用性、专业性、时效性。其中专业性表现为统计报告的突出特点就是用统计数据说话,围绕统计数据来研究问题,从数据中发现问题,从数据中分析问题,从数据的变化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综合性原始记录内容的是( )。
A.交接班记录
B.各工序加工路线单
C.工序施工票
D.个人生产记录单
有决定权的机关对涉案责任人可以作出的处分为( )。
A.罚款
B.免职
C.调离原工作岗位
D.记过
实施统计执法检查的主体是(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局法规检查机构
B.各级纪检监察部门
C.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
解析:《统计法实施细则》第六条明确规定:“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国家执行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的机关,负责监督检查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的实施,维护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职权,依法查处违反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行为。”可见,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实施统计执法检查的主体。
某企业有职工1000人,职工年工资总额为
A.1000人为总体单位总量、2846.4万元为总体标志总量、40个企业为总体单位总量
B.1000人为总体标志总量、2846.4万元为总体标志总量、40个企业为总体标志总量
C.1000人为总体标志总量、2846.4万元为总体单位总量、40个企业为总体单位总量
D.1000人为总体标志总量、2846.4万元为总体标志总量、40个企业为总体单位总量
“增加值”指标是指本年总产值与上年总产值相减得到的差值,又叫总产值的动态比较差值。 ( )
A.正确
B.错误
解析:增加值,也称追加价值,是所有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之和,即追加到中间投入上的价值。
2021统计从业考试题免费下载7节 第6节
申请、受理、审查、注册是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必经程序。(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按照《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的规定,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查、决定。
我国城镇失业人员统计中,列为失业人员的最低年龄限制为( )。
A. 15岁
B. 16岁
C.18岁
D. 20岁
某市长认为市统计局提供的经济普查数据的来源有错误,便亲自动手修改了普查表上的数据,该市长的行为属于( )。
A.行政监督行为
B.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C.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
D.伪造统计资料的行为
解析:篡改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利用某种职务上或工作上的便利条件,擅自修改已有的统计资料并报送的行为。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在已有的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非法修改。该地方领导人对地方统计局提供的经济普查数据非法修改的行为属于篡改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统计人员应当如实报送统计资料,准确及时完成统计工作任务,并对所报送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 )
A.正确
B.错误
下列各项中,超额完成计划的是( )。
A.利润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
B.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
C.建筑预算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
D.流通费用率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
解析:由于计划任务的要求不同,对计划完成程度的评价也就有所不同。①若计划指标是以最低限额规定的,如产量、产值、劳动生产率、利润等,一般来说,计划完成程度指标大于100%为超额完成计划,大于100%的部分为超额完成计划部分;②若计划指标是以最高限额规定的,如单位成本、经费预算等,则计划完成程度指标以小于100%为超额完成,小于100%部分为超额完成计划部分。“单位成本”、“建筑预算成本”、“流通费用率”等计划指标是以最高额规定的,大于100%意味着没有完成计划,故B、c、D项不属于超额完成计划。
下列主体中,不能适用行政处罚的统计调查对象是( )。
A.国家机关
B.企业组织
C.事业组织
D.个体工商户
解析:统计行政处罚是指各级统计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行为给予的行政处罚。行政处罚适用于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这两种统计调查对象。
工资性津贴和补贴具体包括补偿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岗位性津贴、保健型津贴及( )。
A.全勤津贴
B.技术性津贴
C.地区津贴
D.节约型津贴
E.其他津贴
已经汇总的综合性统计资料,尽管通过其中的单项指标能够识别出单个调查对象的身份,也可以公布和对外提供。(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2021统计从业考试题免费下载7节 第7节
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由( )审批。
A.吲家统计局
B.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同级地方人民政府
D.国家统计局或同级地方人民政府
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分别制定或者共同制定。其中,由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由省级以下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报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报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
下列( )的行为,属于统计违法行为的范围。
A.虚报瞒报统计资料
B.屡次迟报统计资料
C.打击报复统计人员
D.违法进行涉外社会调查活动
E.擅自组织实施统计调查
统计法明确要求,统计调查对象不得( )。
A.提供不真实、不系统的统计资料
B.提供不正确、不系统的统计资料
C.提供不正确、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D.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政府统计调查包括( )
A.国家统计调查
B.部门统计调查
C.地方统计调查
D.民间统计调查
E.涉外统计调查
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统计分组的作用是()
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
B.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
C.研究同质总体的结构
D.说明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E.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是用以反映一定时期全国或某一地区工业生产增减变动的相对数,通常的表示方式为( )。
A.小数
B.百分数
C.指数
D.对数
统计人员在进行政府统计调查时,必须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发的工作证件。(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上一篇:2021统计从业预测试题6辑
下一篇:2021统计从业考试答案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