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统计从业考试真题及详解8篇
2021统计从业考试真题及详解8篇 第1篇
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实施机关是( )。
A.国家统计局
B.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地市级统计局
D.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解析:国家统计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的实施机关;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的承办机关;必要时,经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决定,可以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承办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有关工作。
作为中间产品的燃料油,虽然不计算其产量,也要计算其消费量。 ( )
A.正确
B.错误
解析:中间产品的计算必须遵循以下两项原则:①范围一致的原则,中间产品的计算范围与总产出的计算范围必须保持一致,即总产出计算到哪,中间产品也必须计算到哪;②实际消耗掉和外单位提供的原则,计人中间产品的价值必须是本期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并已消耗掉的,由外单位提供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各种服务的价值。虽然中间产品不计入总产出,但是要计算其产量和消费量。
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为7月1日0点,某村在6月27日进行的人口登记数为6080人,如果该村6月30日死亡2人,7月2日出生6人,则人口普查表上该村人口数为( )人。
A.6074
B.6078
C.6080
D.6084
解析:因为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7月1日0点,则凡是在这个时点以前死亡和这个时点以后出生的,都不能计人这次普查的人口数内,所以人口普查表上该村人口数:6080-2=6078(人)。
统计表中的主词表明统计资料所反映的总体及其分组的名称,一般写在统计表的( )。
A.上方
B.下方
C.左方
D.右方
解析:统计表的结构是:①总标题,一般放在表格上端中部;②纵栏标题,一般置于表格上方;③横行标题(主词),一般置于表格左方;④指标数值,位于各纵栏标题与横行标题的交叉处。
某厂甲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降低率为3%,实际成本降低率为6%,则甲种产品单位成本降低率计划完成程度为( )。
A.150%
B.96.9%
C.103%
D.200%
解析: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是某一段时期内同一总体的实际数和计划数对比的相对数,通常用百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数/计划数×100%,则甲种产品单位成本降低率计划完成程度:(1-6%)/(1-3%)×100%=96.9%。
组织机构代码的构成位数是( )。
A.1位
B.6位
C.8位
D.9位
本题目所考核的知识点为“组织机构代码”,《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2013版)》的第九章对此知识点有详细阐述。国家质检总局于2008年发布并于2009年实施了《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由8位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本体代码和1位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校验码组成。
2021统计从业考试真题及详解8篇 第2篇
下列关于增加值的表述中,( )是错误的。
A.增加值是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价值表现
B.增加值可以用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
C.生产法增加值等于总产出加中间投入
D.生产法增加值一般采用“产品法”进行计算
解析:c项,因为生产法增加值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D项,因为增加值不能采用“产品法”进行计算。
题干中分组数列的离散系数是( )。
A.0.16
B.0.14
C.0.15
D.0.13
样本标准差为( )克。
A.0.38
B.0.65
C.0.87
D.0.96
解析:

不同的实物单位可以进行汇总,指标的综合性能较强。(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商品销售额实际增加400元,由于销售量增长使销售额增加420元,由于价格( )。
A.增长使销售额增加20元
B.增长使销售额增长210元
C.降低使销售额减少20元
D.降低使销售额减少210元
解析:由于∑P1q1-∑p0q0=(∑p0q1一∑p0q0)+(∑P1q1-∑P0q1),那么∑P1q1-∑p0q1=(∑P1q1-∑p0q0)-(∑P0q1-∑p0q0)=400-420=-20,故由于价格降低使销售额减少20元。
在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 )。
A.全部人口
B.每个人
C.全部人口数
D.每户家庭
解析:调查单位是指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中的个体,即调查对象中的一个一个具体单位,它是调查中要调查登记的各个调查项目的承担者。在人口普查中,个体是每个人,故调查单位是每个人。
2021统计从业考试真题及详解8篇 第3篇
统计整理的内容包括( )。
A.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
B.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组综合汇总
C.编制统汁表与分析表
D.对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积累
E.与上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展变化情况
应交增值税是指企业按税法规定,从事增加货物价值的活动本期应缴纳的税金,其中增加货物价值的活动包括( )。
A.货物销售
B.产品创新
C.劳动效率提高
D.降低原材料成本
E.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在我国,具有行政复议职权的机关是( )。
A.人民政府
B.司法机关
C.监管稽查机构
D.立法机关
解析:统计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的活动。在我国,统计行政复议机关为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人民政府。
该县统计局制发统计报表应当依法由谁批准?( )
A.县统计局自身
B.县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市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公布统计资料。
A.及时
B.偶尔
C.定期
D.不定期
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公布统计资料。国家统计数据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
统计资料上报期限过后,统计调查对象主动补报了统计资料,这种情况不属于迟报统计资料。(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迟报统计资料是指统计调查对象晚于统计制度规定期限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构成此项行为必须同时满足已上报和上报时间晚于统计制度规定期限这两个条件。统计资料的上报期限以统计制度中的规定为准,除此之外,任何机构的口头和书面要求均不得对抗上述规定期限。实践中,迟报统计资料存在两类情况:一是上报期限届满后,调查对象主动上报统计资料;Z-是上报期限届满后,经政府统计机构催报,调查对象在催报期限内上报统计资料。在政府统计机构催报后,如果调查对象在催报期限内仍未上报,则构成“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
2021统计从业考试真题及详解8篇 第4篇
当时间数列中的指标数值存在负数时,不宜采用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因为计算结果( )。
A.可能为负数
B.必然为负数
C.可能为虚数
D.等于零
E.必然为正数
统计行政诉讼是( )对统计行政案件依法进行审理并做出裁决的活动。
A.统计部门
B.法制部门
C.监察部门
D.人民法院
解析:统计行政诉讼就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统计行政执法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活动。
某乡人民政府统计站统计员私自改动18个村民委员会上报的2005年农村经济统计年报报表,并根据改过的数据编制2005年全乡的年报,经 乡政府主要领导签字及加盖乡政府公章后上报到县统计局,被核查发现,涉嫌统计违法。县统计局对此种违法行为依法作出了处理。请回答: 该统计员和该乡政府涉嫌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A.虚报统计资料
B.瞒报统计资料
C.伪造统计资料
D.篡改统计资料
一般情况下,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均缴纳经营税金。 ( )
A.正确
B.错误
解析:经营税金是指事业单位提供劳务或销售产品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缴纳经营税金仅限事业单位。
编制综合指数首先必须明确的概念有()
A.指数化指标
B.同度量因素
C.数量化指标
D.指标间的数量关系
E.以上都是
经国务院批准的周期性普查项目,每隔5年进行一次是( )。
A.经济普查
B.农业普查
C.人口普查
D.水力普查
2021统计从业考试真题及详解8篇 第5篇
离散系数的意义是( )。
A.离散系数越大,均值对总体指标值的代表性越强
B.离散系数越大,均值对总体指标值的代表性越弱
C.离散系数越大,标准差对总体指标值的代表性越强
D.离散系数越大,标准差对总体指标值的代表性越弱
本题目所考核的知识点为“标准差系数”,《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2013版)》的第四章对此知识点有详细阐述。标准差系数又叫离散系数,是标准差和平均数的比值,是用相对数表现标志值变异程度的。离散系数越小,说明标志变动程度越小,因而其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高。
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采取的是( )。
A.对比分析法
B.比例分析法
C.弹性分析法
D.因素分析法
用离散变量作分组标志时,相邻组的上下限应( )。
A.重合
B.间断
C.不相等
D.相等
抽样调查、重点调查或者行政记录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制发全面统计调查表。(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为了搜集某地区国有工业企业生产情况的资料,则调查对象是()。
A.有工业企业
B.每个国有工业企业
C.该地区所有国有工业企业生产情况
D.该地区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生产情况
被追究责任人员若不服行政处分,可以采取何种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 )( )
A.申请行政复议
B.向工商局申诉
C.向上级申诉
D.提起行政诉讼
2021统计从业考试真题及详解8篇 第6篇
判定系数越大,估计标准误就越大;( )
在经济普查年份,基本单位统计的调查方法采用()。
A.重点调查
B.全面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反映多种项目或变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称为( )。
A.个体指数
B.总指数
C.综合指数
D.平均指数
批发零售贸易业总产出,通常称为( )。
A. 商品销售总额
B. 商品零售总额
C. 商品销售利润
D. 毛利
县统计局拟对统计调查对象处以较大数额的罚款,如果调查对象在法定期限内未提出听证申请,则不用举行听证。(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第三十三条规定: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在作出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两万元以上的罚款,对公民两千元以上的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统计部门应当依法组织听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或人民政府对较大数额罚款的额度有具体规定的,从其规定。据此,启动统计执法中的听证程序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对单位罚款超过了一定数额;(2)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
全国总人口按年龄分为5组,这种分组方法属于( )。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按品质标志分组
D.平行分组
2021统计从业考试真题及详解8篇 第7篇
在解决复杂总体同度量问题上,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法不同。综合指数是在个体指数的基础上计算总指数,而平均指数是通过引进同度量因素,先计算出总体总量,然后进行对比。(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本题目所考核的知识点为“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的关系”,《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2012版)》的第108页对此知识点有详细阐述。在解决复杂总体不能直接同度量问题上,二者方法不同。综合指数是通过引进同度量因素,先计算出总体总量,然后进行对比。而平均指数是在个体指数的基础上计算总指数。
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销售货物的( )。
A.销售利润
B.销售费用
C.销售额
D.销售成本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在组织实施统计调查活动中有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予以( )。
A.警告
B.罚款
C.通报
D.记过
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在组织实施统计调查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予以通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三)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
《全国经济普查条例》是一部规范经济普查活动的统计法律。(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利用题干中所给资料计算得到的销售量指数属于( )。
A.数量指标综合指数
B.质量指标综合指数
C.个体指数
D.静态指数
长期职工的用工期限为( )。
A.3个月以上
B.一年(含一年)以上
C.1个月以上
D.6个月以上
2021统计从业考试真题及详解8篇 第8篇
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主要区别在于( )。
A.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不同
B.分组组数的多少不同
C.各自采用分组标志个数不同
D.分组的目的和方式不同
当事人对所受行政处分不服的,可以要求行政复议,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 )
A.正确
B.错误
解析:行政处分是一种内部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对所受行政处分不服的,既不能要求行政复议,也不能提起行政诉讼,只能通过申诉程序解决。
(材料)已知某地区某年有关经济发展的综合统计资料如下: ①农业总产出为12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40亿元; ②工业总产业为35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250亿元; ③建筑业总产出为15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90亿元; ④运输邮电业总产出为11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70亿元; ⑤贸易、餐饮业总产出为100亿,其中间投入为50亿元; ⑥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为9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30亿元; ⑦非营利性服务业经常性费用支出为35亿元,固定资产价值为100亿元,虚拟折旧费按固定资产值的5%计算; ⑧全地区劳动者报酬为320亿元,固定资产消耗为40亿元,生产税收入为100亿元,生产补贴为60亿元,营业盈余为30亿元。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计算该地区生产总值(GDP)可采用的方法有( )
A.生产法
B.收入法
C.支出去
D.产品法
国内生产总值在价值的构成上,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范围内所有常住单位的()总和。
A.增加值
B.总产出
C.中间消耗
D.劳动力报酬
下列属于总体标志总量指标的有( )。
A.企业数
B.利润总额
C.产品销售收入
D.固定资产原值
E.工资总额
统计的基本任务是()
A.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
B.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
C.实行统计监督
D.以上全部

上一篇:2021统计从业历年真题解析8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