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统计从业考试试题及答案9节
2021统计从业考试试题及答案9节 第1节
长期职工的用工期限为( )。
A.1年(含1年)以上
B.6个月以上
C.3个月以上
D.1个月以上
解析:长期职工是指用工期限在一年以上(含一年)的职工,包括原固定职工、合同制职工、长期临时工,以及原国有单位使用的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的人员和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原计划外用工。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
A.工资总额10656.2亿元
B.职工平均工资9464元
C.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89403.6亿元
D.我国人口密度132人/平方公里
E.刚才利用率87.5%
开口组中末组的组中值等于( )。
A.末组下限+邻组组距/2
B.末组下限一邻组组距/2
C.末组上限+邻组组距/2
D.末组上限一邻组组距/2
本题目所考核的知识点为“组中值的计算”,《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2012版)》的第45页对此知识点有详细阐述。末组开口组中的组中值=末组下限+邻组组距/2。
______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并于一起施行。( )
A.1983年12月8日;1984年1月1日
B.1987年1月19日;1988年1月1日
C.1987年2月15日;1988年1月1日
D.1996年5月15日;1997年1月1日
经国务院批准的周期性普查项目,其中每隔5年进行一次的是( )。
A.农业普查
B.人口普查
C.经济普查
D.基本单位普查
采用综合指数法编制单位产品成本总指数时,( )。
A.同度量因素一般为基期产量
B.同度量因素一般为报告期产量
C.产量具有权数作用
D.单位产品成本具有权数作用
E.该指数可以反映单位产品成本变化对总成本的影响程度
解析:单位产品成本总指数,同度量因素为报告期产量,由于产量在单位产品成本总指数中还起权衡轻重的作用,所以产量还具有权数作用;因为同度量因素为产量,所以该指数可以反映单位产品成本变化对总成本的影响程度。
2021统计从业考试试题及答案9节 第2节
在进行从业人员统计时,不属于在岗职工的是( )。
A.处于试用期人员
B.使用的农村户籍人员
C.编制外招用的人员
D.劳务派遣人员
本题目所考核的知识点为“从业人员期末人数”,《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2012版)》的第181页对此知识点有详细阐述。在岗职工是指在本单位工作且与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由单位支付各项工资和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的人员,以及上述人员中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在岗职工不包括:(1)本单位使用的且由本单位直接支付工资的劳务派遣人员;(2)本单位因劳务外包而使用的人员。
所谓告知义务,是根据《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 )
A.正确
B.错误
为了了解职工的业余生活,某市统计局欲对该市职工2006年8月15日至21日一周的时间安排进行调查。此项调查宜采用(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统计法》中所称的统计人员,是指从事统计工作的专职工作人员,而不包括兼职的工作人员。 ( )
A.正确
B.错误
解析:《统计法》所称的统计人员,是指从事统计活动的专职或兼职的工作人员,包括各级人民政府综合统计机构、部门统计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统计机构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以及在不设统计机构的部门、企业事业单位、乡镇(街道办事处)、行政村或其他组织中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和指定的统计负责人。
初稿要成为定稿,需要经历( )。
A.润色修改
B.谋篇布局
C.收集资料
D.标明观点
县统计局对该企业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作出的处罚或采取的处理措施不包括( )。
A.通报
B.批评教育
C.罚款
D.建议有关部门对涉案责任人给予处分
2021统计从业考试试题及答案9节 第3节
行政复议的程序包括( )。
A.申请
B.受理
C.审查
D.决定
E.执行
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
A.商品零售额
B.工龄
C.计划完成百分数
D.合同履约率
E.企业经济类型
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均值之比。()
下列属于总体标志总量指标的有( )。
A.企业数
B.利润总额
C.产品销售收入
D.固定资产原值
E.工资总额
我国习惯上所说的工业相当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 )门类。
A.制造业
B.采掘业和制造业
C.制造业,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与供应业
D.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与供应业
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以什么方式为基础? ( )
A.经常性抽样调查
B.统计报表
C.周期性普查
D.典型调查
2021统计从业考试试题及答案9节 第4节
统计调查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必要的( )等为补充,收集整理基本统计资料。
A.统计月报
B.统计分析
C.统计报表
D.重点调查
E.综合分析
目前我国消费品零售物价指数,经常采用( )形式编制。
A.综合指数
B.以报告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调和平均数
C.固定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数
D.以基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数
解析: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该指数的编制方法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本类似,选择代表规格品和代表商品,采用固定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分层编制汇总。
对于非营利性服务部门,其总产出=各种经常性费用支出+固定资产折旧,其中的各种经常性费用支出包括()。
A.劳动报酬
B.职工福利费
C.购置固定资产的支出
D.公务费
E.建造固定资产费
某职工月工资为1800元,“工资”是(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尚未领到法定代码或不属于法定代码赋码范围的单位,一律由各级统计部门从临时码段中赋予代码。(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被追究责任人员若不服行政处分,可以采取何种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 )( )
A.申请行政复议
B.向工商局申诉
C.向上级申诉
D.提起行政诉讼
2021统计从业考试试题及答案9节 第5节
从业人员统计的原则是( )。
A.谁录用谁统计
B.谁保管档案谁统计
C.谁管理谁统计
D.谁支付劳动报酬谁统计
解析:从业人员是指从事一定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其统计原则是“谁支付劳动报酬谁统计”,避免从业人员统计的重复和遗漏。
某企业的职工人数比上年增加5%,职工工资水平提高2%,则该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增长( )。
A.11%
B.10%
C.7.1%
D.7%
负责管理和协调部门统计调查制度的机构是( )。
A. 国务院
B. 国务院各部门
C. 国家统计局
D. 各部门综合统计机构
目前能源统计指标以( )为主。
A.消耗量指标
B.实物量指标
C.增长率指标
D.价值量指标
解析:实物量指标的特点在于它能够直接反映事物的具体内容,具体表现事物的规模、水平,也就是说它能够反映各种能源的使用价值数量,因此,目前能源统计指标以实物量指标为主。
根据法律规范的效力不同,我国现行的统计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种。 ( )
A.正确
B.错误
解析:我国现行的统计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地方性统计法规和统计行政规章四种。
两企业工人平均月产量标准差系数分别为( )。
A.V甲=20% V乙=17%
B.V甲=21% V乙=17%
C.V甲=20% V乙=21%
D.V甲=21% V乙=18%
2021统计从业考试试题及答案9节 第6节
假设某市面积为100平方公里,人口数为20万,零售商业机构数为500个,则该市的商业网点分布密度为( )。
A.5个/平方公里
B.0.4个/千人
C.2个/平方公里
D.5个/千人
本题目所考核的知识点为“强度相对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2012版)》的第68—69页对此知识点有详细阐述。强度相对指标是不属于同一总体的两个性质不同但相互间有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根据题意,
办理统计行政处罚案件的程序是( )。
A.立案、调查、处罚、决定
B.调查、告知、处罚、结案
C.调查、告知、听证、处罚
D.立案、调查、处理、结案
根据《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的规定,办理统计行政处罚案件的程序为:立案、调查、处理和结案。
该企业报告期总产出为( )万元。
A.525
B.562.5
C.532.5
D.502.5
统计资料实行( )公布制度。
A.定期
B.经常
C.及时
D.选择性
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公布统计资料。国家统计数据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
该企业的领导对所承担的责任不服,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统计行政复议
B.统计行政诉讼
C.听证
D.申诉
该企业领导所承担的责任属于行政处分,与企业受到的行政处罚不同,它不适用于听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依据《公务员法》和《行政监察法》的有关规定,对行政处分不服的,可以申诉。
该企业提起行政诉讼的受理机关有( )。
A.作出原处罚决定的调查队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B.受理行政复议的机构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C.该企业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D.受理行政复议的机构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统计行政诉讼案件的管辖有以下几种情况:(1)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该统计机构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统计行政诉讼案件。(2)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经过行政复议后,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仍不服的,由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统计机构所在地的基层人氏法院审理第一审统计行政诉讼案件。(3)对国家统计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或者对国家统计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经过行政复议后仍不服的,由国家统计局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统计行政诉讼案件。
2021统计从业考试试题及答案9节 第7节
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判断对错
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是确定( )。
A.变量值的大小
B.组数
C.组中值
D.组距
统计法规定,国家统计标准( )。
A.由国家标准局制定
B.由新闻出版署制定
C.只能由国家统计局制定
D.由国家统计局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共同制定
国家统计标准,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执行的标准。根据统计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国家统计标准,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标准化管理部门共同制定。
统计报告的时效性不是必要的,一些过时的统计报告能够反映过去的一些状况,从而能够被用于前后时段的对比分析。(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是确定( )。
A.变量值得大小
B.组数
C.组中距
D.组距
统计执法检查机关立案查处的统计违法案件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有( )。
A.有明确的行为人
B.违法情节较重
C.应追究法律责任
D.属于管辖范围内
E.违法情节较轻
2021统计从业考试试题及答案9节 第8节
组距式分组的开口组的组中值( )。
A.用相邻组的组中值代替
B.用相邻组的组距代替
C.缺少组限,无法计算
D.用相邻组的组距确定组限,再计算开口组的组中值
解析:一般情况下,出现开口组就按相邻组的组距来计算其组限,可以推算出开口组的组中值:①首组开口组的组中值=首组上限一邻组组距/2;②末组开口组的组中值=末组下限+邻组组距/2。
各观察值均加(减)同一个数后()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E.以上都不对
(题干) 国家统计局派出的某县级调查队在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某企业上报的产品销售价格严重失实,遂启动统计违法案件查处程序,给予该企业警告并罚款5万元的处罚。请回答: 统计违法案件查处的程序有( )。
A.立案、取证、听证、处理
B.立案、调查、处理、结案
C.听证、处理、调查、结案
D.取证、听证、处理、结案
包括的程序:立案、调查、处理和结案。
复合分组是()
A.用同一标志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总量层叠起来进行分组
B.对某一总体选择一个复杂的标志进行分组
C.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
D.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并列起来进行分组
计算时间序列的速度指标时,常需要计算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这两个指标,二者的关系是( )。
A.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B.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之和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D.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本题目所考核的知识点为“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2013版)》的第五章对此知识点有详细阐述。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⑶.市统计局若依据《统计执法检查规定》启动听证程序,应满足的前提条件时( )
A.拟作出1万元罚款的处罚款决定
B.拟作出2万元以上罚款的处罚决定
C.拟作出警告的处罚决定
D.A单位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听证申请
2021统计从业考试试题及答案9节 第9节
根据统计法规定,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的职权有( )。
A.统计调查
B.统计分析
C.统计报告
D.统计监督
E.统计发布
怎样理解统计的三种含义
比例分析法的优点是简单实用,但在分析比例结构时,不能就数字论数字,要联系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 )
A.正确
B.错误
平均指标是把一个总体内各单位在某个数量标志上的差异抽象化,以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 ( )
A.正确
B.错误
下列各项内容中,( )不在国家统计调查制度的规定范围内。
A.统计报表的表式
B.指标含义及计算方法
C.统计分析报告
D.报送时间
计算投资完成额的价格与计算新增固定资产的价格不同。 ( )
A.正确
B.错误
解析:计算新增固定资产的价格与计算投资完成额的价格相同。

上一篇:2021统计从业模拟试题7章